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随着终端客户对汽车座椅安全性、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座椅发泡硬边、硬点导致的舒适性问题成为客户关注点。能否通过发泡工艺改善,降低发泡问题发生率,提高座椅舒适度?自2019年开始,东风安道拓发泡技术团队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积极研讨。

“分析验证发现,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变现有模具的密封方式。”东风安道拓发泡工艺主管苏青说,“在优化模具密封面、更换密封条后,我们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还节省了现场返修的人工成本,预计每年能降本约13万元。”

这只是东风安道拓持续推动降本增效的个案。东风公司2020年工作会上强调,要推进全成本管理,加大全员、全价值链、全面降成本力度。作为专业从事汽车座椅研发制造的企业,东风安道拓积极响应集团号召,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努力实现全价值链降本增效。

东风安道拓执行副总经理刘武林介绍,为达到持续降本增效目标,东风安道拓全力调动全员改善意识,要求每位员工每年至少提出6条合理化改善建议,并将建议数量纳入部门经理KPI考核指标。

为拓展员工建议渠道,东风安道拓在股东方上海延锋安道拓的支持下,开发完善了一款“合理化建议”手机APP。

“以前提建议只能在电脑上操作,许多一线员工无法及时将现场发现的浪费及合理化建议反馈到管理层。2020年初,我们将系统升级成手机APP,便于一线员工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挖掘更多来自生产一线的改善空间,减少浪费。”刘武林说,目前,这款APP已成为公司所有员工的“装机必备”。

APP首页设有“合理化录入”“待我处理的”“合理化查询”“我处理过的”等菜单栏。员工在提建议时,可直接选择实施部门、实施科室和实施时间。“这种方式能将员工建议直接落实到各个部门和责任人,大大提升沟通效率。”刘武林表示,对于有实施价值的建议,相关部门可以直接在App上选择接受,并及时上传可行性评估、实施部门分配情况、实施结果等信息,最大程度保障员工知情权,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此外,手机APP的推广使用,将改善项目周期从原来的一周缩短到现在的几小时甚至更短,改善效率明显提升,也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贡献度,获得成就感。

目前,公司所有“五小改善成果”都来自于一线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建议一旦被采纳,还能获得“合理化建议专项积分”,东风安道拓每年都设专项激励奖金用于兑现此项积分。员工建议纷至沓来,如何从中梳理改善要点?东风安道拓充分运用VSM价值流程图CI kaizen、 Workshop等改善工具,多次开展头脑风暴梳理改善计划的优先级顺序编制滚动的改善年度计划,并将每项工作指定责任人跟踪落实。

在提升焊接效率方面,工程部门根据员工建议,讨论并确定了注意事项和改善措施,通过线平衡分析、作业观察等手段,重新规划物料配送线路及机器人焊接顺序,使焊接效率大幅提升,节省人工成本和场地面积占用等合计46万元。此外,对设备进行柔性化改造后,产能富余设备可用于新项目开发,新项目设备投入相对减少。

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改善员工作业环境,东风安道拓在部分工位配备了降温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员工反映制冷效果充足,但风速过高。“能否做出相关改进,保证降温的同时降低系统能耗?”设备部门在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后,调整了制冷系统的温度和送风量,不仅让工作环境更加舒适,还降低了风机功率,达到节能效果。

“焊接车间抽排风系统保养成本较高,能否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成本?”根据员工建议,设备部门制定了优化保养方案,将排风系统过滤器由每年更换调整成每季度保养,并根据脏污情况,对过滤器进行分批次更换,在确保排放达标基础上,延长了过滤器使用周期,降低了保养成本,为企业节省开支近18万元。

改善无处不在,东风安道拓不仅在企业内部推行精益改善,还不断拓展与股东方的协同,通过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例如,东风安道拓与延锋安道拓、东风泰极安道拓在设备、人员等方面积极开展协同,盘活闲置设备近60万元;通过并线生产,实现协同效益82万元,降低物流费用近60万元。

协同项目的开展,为未来股东间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业务协同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2019年,东风安道拓通过全员降本增效活动,实现降成本1033万元,为企业顺利达成年度经营指标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