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面向市场需求,聚焦自主创新,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由传统的的保险杠业务向新业务领域转型,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拓宽旗下产品线,制造生产出扰流板、装饰板、轮眉、侧裙及主仪表板内骨架等多款新产品。
武汉燎原技术中心主任旷伟介绍道:“伴随着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的产品类别越来越丰富。这些新产品,从前期的预研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都是由我们公司主导的。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收益情况,市场口碑也在持续提升。”
来到武汉燎原工厂的烫印间,在这里,操作工正在对汽车格栅进行热烫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件表面光亮的格栅产品就加工完成。
区别于传统的电镀工艺,热烫印工艺不仅能使汽车格栅展现出金属的质感和光亮的效果,操作起来能耗更低,更加环保。早在2014年,武汉燎原便开始自主研发热烫印工艺,并在201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领先行业。目前,这一发明专利不仅用在了东风内部的产品上,还拓展应用在林肯、奔驰等国外高端品牌车型零部件中,成为武汉燎原开拓市场的技术优势之一。
专利是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深刻认识,武汉燎原从2011年就开始大力推动专利工作,不仅将其纳入事业规划和KPI绩效考核,还建立了专项制度和流程,与员工的职称评定、岗位资格认证等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从最初的11件实用新型专利,到2014年首获第一个发明专利。当前,武汉燎原已拥有了20项发明专利、180项实用新型专利共计200项专利,并多次获得政府专利补贴。
据了解,面向行业发展趋势,当前,武汉燎原技术中心正围绕“五化”方向展开研发攻关,研发重点课题包括零部件的集成化设计、零部件的轻量化薄壁化设计、产品喷涂免火焰处理技术等。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武汉燎原公司一方面深耕原有东风市场,2016年至2019年,累计获取神龙公司保险杠总成项目4项,东风乘用车保险杠总成项目5项,东风本田保险杠项目3项、装饰板等其他项目3项。
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开拓国内自主品牌市场,2016年至2019年,累计获取大冶众泰保险杠总成项目4项,贵阳吉利保险杠总成项目4项,打破了公司原有市场单一的局面,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
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制造优势和空余产能,以最小化的投资开拓新区位市场,成功获取吉利汽车SX-11项目上下板外委加工等项目。这些新项目的开发和收益,有效缓减了主要客户产量大减带来的经营压力。
武汉燎原公司党总支紧密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员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公司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该公司制造党支部实施“532”计划。党支部层面开展5项工作(做实基础党务、宣贯形势目标、强化创新创效、推进立项攻关、营造争创氛围)。党总支层面开展3项工作(保障资源支持、开展创建评价、选树先进典型)。党员层面开展2项工作(规范组织生活、做优一件实事)武汉燎原公司党总支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充分调动党支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东风鸿泰公司第一批“示范党支部”。
通过创建,重点推进创新创效和立项攻关工作,输出授权专利3项,受理中专利10项;青年党员攻关课题《SX-11扰流板项目制造管理提升》获评东风公司第四届青年自主创效改善奖优秀奖,为公司经营发展彰显党建优势。
以自主研发引领企业发展,过去四年,以武汉燎原、东风安道拓、东风佛吉亚内饰、东风亚普等公司为代表的东风鸿泰零部件企业,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管理日趋完善。
四年来,有6家单位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资质,2家单位被授予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3家单位被授予武汉市技术中心,3家单位通过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共获得东风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东风公司级专有技术4项,取得33项有效发明专利,技术创新评价从2016年的84.5分提高到2019年的93分,创新能力稳步提升。